爬寵藍舌石龍子(藍舌蜥)的介紹與飼養方法

藍舌石龍子是一類與主人產生互動並展現出聰明的蜥蜴。它們能夠辨別聲音和記住人臉,因此花時間與它們相處不僅容易馴服,還可以讓它們變得不那麼害羞。作為寵物,藍舌石龍子相對容易飼養,甚至可以散養在屋內。它們友善且不對人類構成真正的威脅,尤其在有良好的衣食照料的情況下,它們會感到舒適。

每隻藍舌蜥蜴都有獨特的個性和偏好,涉及到飲食和與人互動的方式。一些可能有些害羞,但在給予機會的情況下,它們可能會盡力適應人際交往,儘管有時它們可能會試圖儘快逃離。對於成功馴養,極大的耐心是至關重要的。

藍舌石龍子介紹

藍舌石龍子(巨柔蜥),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龍子,是一種非常溫順而且容易飼養的蜥蜴。分佈於澳洲大陸和附近島嶼,印尼和新幾內亞也有分佈。顧名思義,它們的舌頭是藍色的,平時會不時向外一伸一伸的。它們是地棲性的石龍子,在澳洲,它們經常出沒於家庭後院的牆腳縫隙,野外數量龐大。

藍舌石龍子外觀特徵

 藍舌蜥以其獨特外觀吸引了眾多愛好者。相較於一般蜥蜴類的猙獰外貌,藍舌蜥反而展現出一份滑稽感,特殊的藍色大舌頭更是其標誌性特徵。澳洲是其主要分佈地,共有六個亞種,其中最為常見的是俗稱東部藍舌蜥或斜紋藍舌蜥(Tiliqua s. scincoides)。

藍舌石龍子生態分佈

東部藍舌蜥主要分佈在澳洲,部分地區也可見於印尼和新幾內亞。其族群龐大,數量眾多,在住家後院經常可見其蹤跡。

藍舌石龍子馴養與習性

藍舌蜥活潑、容易馴養,只要常常接觸,它們就會迅速失去警戒心變得溫順。是非常適合初學者作為寵物的蜥蜴。在合適的飼養環境下,藍舌蜥的壽命通常能超過20年。

藍舌石龍子繁殖與生育

雄性和雌性藍舌蜥的頭部寬度有明顯差異,是易於辨別的特徵。

藍舌蜥是胎生蜥蜴,在冬天低溫刺激後,在初春時進行交配。

在交配後3-5個月,雌蜥產下約10-15只幼蜥。對於幼蜥的飼養相對簡單,只需餵食與成蜥相同的食物,食物體積稍小即可。三年左右幼蜥即可成年。

藍舌石龍子品種分類

在藍舌石龍子這個大家族中,常見的品種包括:

印尼藍舌石龍子

通常體長約55釐米左右,壽命一般在18年左右。

特徵:純黑色前腿,頭頂蛛網狀斑紋,背部和尾部花紋斑駁。

馬老奇藍舌石龍子

主要產地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印尼伊裡安查亞。

特徵:黑色前腿帶斑點,頭頂到頸部有豎紋,尾部花紋清晰。

伊利安藍舌石龍子

據信是北部和馬老奇的雜交,也可能是hypo的表現形式。

特徵:四肢少量或無斑點,脖子附近有3條明顯條紋,身體短而胖。

凱島藍舌石龍子

以鮮明的色彩對比而聞名,可能呈現綠色、棕色、黑色,甚至黃色、紅色或橙色。

特徵:明亮的色彩對比,腹部橙色或白色。

塔寧巴藍舌石龍子

屬於小型藍舌石龍子,性格非常暴躁。

特徵:肌肉發達,年齡增長後體色越來越白,皮膚和肌肉硬梆梆。

哈馬拉黑島藍舌石龍子

歸屬印尼藍舌產地品種。

特徵:黑色粗紋帶紅色或黃色的條紋,尾部逐漸變黑。

藍舌石龍子蜥蜴的飼養方法

藍舌蜥飼養要點

  • 由於四肢短小,藍舌蜥不善攀爬,需要較大的地面空間,四尺的飼養箱對一對成體已經足夠。
  • 底材以無菌土為佳,提供挖掘巢穴的環境。
  • 日間溫度維持在攝氏28度左右,夜間23度左右,需要加溫燈來保持適宜溫度。
  • 提供水盆供藍舌蜥飲水,它們是會喝水的蜥蜴。
  • 作為雜食性動物,藍舌蜥接受蔬果、蟋蟀、麵包蟲等活餌,也能吃死的昆蟲或小老鼠,無需使用活餌。

藍舌蜥活動時間與溫溼度

  • 日間活動時間為12-14小時,需要直接陽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裝置。
  • 溫度維持在29-31°C(照點)、23-26°C(日間)、19-22°C(夜間)。
  • 中等溼度環境。

藍舌蜥躲藏處與飼養箱

  • 提供人工洞穴等躲藏處。
  • 飼養箱可選擇較闊而矮的款式,因為藍舌蜥不太喜歡向上爬。

藍舌蜥食物

  • 雜食動物,主食可包括貓糧、狗糧、昆蟲(蟋蟀、杜比亞蟑螂、蝸牛)以及蔬菜水果。
  • 避免過度肥胖,建議食物構成為60%昆蟲和30%蔬菜水果。

藍舌蜥互動

  • 耐心是成功馴養的關鍵,逐步讓藍舌石龍子適應與人的互動。
  • 餵食時可以嘗試用貓狗罐頭或狗糧搭配水果,增加食物的豐富性。

以上就是關於藍舌蜥的相關知識,對於藍舌蜥你還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嗎?歡迎留言評論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