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歷山大鸚鵡的介紹與飼養方法

亞歷山大鸚鵡,這種身姿優雅、色彩豔麗的鳥類,一直以其迷人的外表和智慧的品性受到人們的喜愛與追捧。作為鸚鵡家族中的一員,亞歷山大鸚鵡不僅在外觀上引人注目,而且在飼養上也相對容易。然而,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亞歷山大鸚鵡飼主,瞭解它們的生態習性、飼養方法以及繁殖方式是至關重要的。

讓我們一起深入瞭解這種可愛的鳥類,探索它們的生活習性、棲息環境以及如何在家中照顧它們,為它們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的生活空間,讓它們健康快樂地成長。

亞歷山大鸚鵡介紹

亞歷山大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鳥類,又稱阿歷山大鸚鵡。體綠色,臉頰和頸部灰藍色。雄鳥頸部有一條灰藍色細窄條狀羽毛;沿著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;頸部有一條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粉紅色環狀羽毛;腹部黃綠色;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;中央尾羽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,尖端黃色;尾巴內側黃色;鳥喙紅色,尖端黃色;虹膜黃白色。雌鳥頸部沒有黑色和粉紅色環狀羽毛,鳥體色較為黯淡。幼鳥外側翅膀沒有紫紅色的羽毛。

亞歷山大鸚鵡國外主要分佈於印度中部和北部、尼泊爾、不丹、巴基斯坦以及阿富汗的東部和南部。在中國見於雲南西部。 [8]棲息於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溼的地方,包括森林、農作物區、紅樹林、椰子同等地。常集小群活動。在食物充足時或在柄息處休息時會大批聚集。以植物種子、花、嫩芽、花蜜、水果、穀類及蔬菜等為食。通常在2月進入繁殖期。每窩產卵3—4枚。孵化期約為28天。

亞歷山大鸚鵡因獵捕導致數量下降。 [6]被列入中國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》二級。被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(IUCN)列為近危(NT)物種。

亞歷山大鸚鵡形態特徵

亞歷山大鸚鵡體長58釐米,體重260克。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,臉頰和頸部為灰藍色,雄鳥頸部會長出一條灰藍色的細窄條狀羽毛,沿著蠟膜到眼睛有一條黑色羽毛,頸部有著一條很寬的黑色環狀羽毛和一條很寬的粉紅色環狀羽毛;腹部黃綠色,外側翅膀覆羽帶有一塊紫紅色的羽毛;尾巴羽毛中間上方為綠底外加藍綠色,尖端黃色;尾巴內側黃色;鳥喙紅色,尖端黃色;虹膜黃白色。雌鳥的頸部沒有黑色的和粉紅色的環狀羽毛,鳥體色較為黯淡,中間尾羽平均長度較雄鳥短。幼鳥外型和雌鳥相當神似,外側翅膀沒有紫紅色的羽毛,要到至少18個月大才會開始發展為成鳥的羽色,完全變成成鳥的羽色至少需要32到36個月。48個月性成熟。

亞歷山大鸚鵡棲息環境

大部分棲息於海拔900米以下各種乾燥與潮溼的地方,包括森林、農作物區、紅樹林、椰子園等地,偶爾也在都市郊區、公園、花園活動,通常是集小群活動,在食物充足時或在棲息處休息時會大批聚集。

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與農田的種子、花、花樹的嫩芽、花蜜、水果、穀類及蔬菜,覓食時間主要在早上與傍晚,在許多地區亞歷山大鸚鵡的主要食物是農作物,造成農民很嚴重的損失。

亞歷山大鸚鵡分佈範圍

分佈於阿富汗、孟加拉國、不丹、柬埔寨、印度、寮國、緬甸、尼泊爾、巴基斯坦、斯里蘭卡、泰國和越南。引入:伊朗、卡達、土耳其和阿聯酋,可能已滅絕和引入:巴林和葉門。

亞歷山大鸚鵡繁殖方式

繁殖季節約在11-4月間;購買人工繁殖成鳥來繁殖的話,難度不高,提供堅固的巢箱,巢箱位置越高越好,且深度宜深一些,亞歷山大鸚鵡是很盡職的父母,一窩雛鳥誕生後通常會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顧,繁殖期間須提供親鳥充足的食物,通常在2月時進入繁殖期,一窩產3-4枚卵,約28天后孵化,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,手養的亞歷山大鸚鵡幼鳥可成為很不錯的寵物,它們個性溫和,體型大,手養鳥安靜又聰明,愛與主人玩耍,說話能力在亞洲長尾鸚鵡算是較好的。人工繁殖鳥在適應新環境及飼主上不用花太多時間,適應環境後十分強壯且生命力強韌,在鳥舍中是蠻活躍的鸚鵡,不宜與其它種類混養,啃咬力強勁,最好能提供數種玩具和新鮮樹枝供其啃咬及玩耍。

亞歷山大鸚鵡日常餵養方法和注意事項

亞歷山大鸚鵡是亞洲最大的長尾鸚鵡,外表有點類似環頸鸚鵡,但是體型明顯大的多,且翅膀上有明顯紅斑,有不錯的學話能力,天性溫和。人工飼養可訓練學會一些技巧,出現許多顏色的變種。下面就跟隨波奇網的小編一起來看看亞歷山大鸚鵡的一些飼養方法。

(1)環境

亞歷山大鸚鵡性格很溫和,但是非常活躍,儘量不要與其他品種的鸚鵡養在一起。並且它們生命力頑強,比較容易飼養,只是要注意環境衛生,定期滅蟲。並且剛買回來的新鳥是需要保暖的,環境不要低於十攝氏度。

(2)餵養

亞歷山大鸚鵡不挑食,可以用葵瓜子一類的種子,也可以榛子或核桃等堅果,像小麥、花生、稻穀或者是市面上賣的合成糧等都是可以作為主食餵給它們。另外,青菜、木瓜、蘋果、番茄等蔬果還可以作為他們的輔食。定期給一些蛋粉涮幹麥皮對它們的成長很有幫助。

(3)繁殖

亞歷山大鸚鵡的繁殖期是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的四月,它們的繁殖工作不會很難,首先要提供一個堅固而位高的巢箱,並且深度要深一些的。亞歷山大鸚鵡是非常盡職的好父母,當雛鳥出生後它們會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,一窩可以唱歌三到四枚幼卵,大概二十八天後就會孵化出來,這個時候一定要提供足夠的食物。

(4)學話

亞歷山大鸚鵡最好的學話時間是三歲之前,開口時間是當它們有四到四五個月大的時候。學話的環境要安靜沒有噪音,選擇它們喜歡鳴叫的時間教學,通常是在早上和傍晚最為合適。選的詞彙要簡單,每天教五次左右,一次教個十來分鐘,休息十來分鐘再教。語速要慢,吐詞要清晰。並且不能急躁,往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有成效。

關於亞歷山大鸚鵡你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嗎?歡迎留言評論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